logo
Skip to content
Wemedtech
  • Home
  • Our Doctors
  • Blog From Medical Inspire
  • Our story
  • Contacts u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ome
/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ategor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全球首創】中大率先完成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臨床研究,可深入難以到達的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Jan 27, 2021

【全球首創】中大率先完成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臨床研究,可深入難以到達的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系統」臨床研究,替逾60位病人進行單孔微創手術,結果顯示隨着機械臂變得更加靈活,所有手術工具能透過單一切口進入病人體內。此新系統可以深入以往難以到達的病灶位置,例如鼻咽和下咽部,讓外科醫生進行複雜但精細的治療程序。 因應設計及科技發展,最新一代的機械人微創手術系統已發展至可進行僅造成單一傷口的單孔微創手術。直徑約2.5厘米的手術系統只需經一個單一切口或天然孔道,即可把3支手術工具及一個三維高清鏡頭放進病人體內。機械臂最深可伸延至24厘米的位置,更可作360度旋轉。經訓練的外科醫生透過操作控制台,遙距操控機械臂上的手術工具,並經高清鏡頭顯示的三維影像觀察病灶,於狹窄的環境進行複雜而精密的手術。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英權醫生表示:「以經口腔進行的機械人手術為例,新系統高靈活性的機械臂可以深入以往較難到達的位置,例如鼻咽、喉及下咽部。這系統讓外科醫生於只有約一個網球大小的狹窄空間內,透過手術工具及鏡頭更靈活地切除微細的神經血管結構,相信此技術的提升能夠提供一個平台,幫助我們開發嶄新的微創方式處理病例,以促進患者康復及將併發率降至最低。」…

Read More
by benwong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骨科新療法】伊院新創「3合1」治療盆骨骨折,3D微創手術令成功率大升!
Jan 27, 2021

【骨科新療法】伊院新創「3合1」治療盆骨骨折,3D微創手術令成功率大升!

交通意外和高處墮下均會導致盆骨骨折,傷者因血管和骨折面損傷造成大量出血而命懸一線。盆骨骨折傷者挺過最危急時刻後,便是骨科醫生的戰場,尤其盆骨粉碎的傷者,要面對複雜手術令骨骼復位及癒合。病人文小姐兩年前遭電單車撞倒,當場盆骨粉碎,幸獲伊利沙伯醫院創傷團隊以首創的三合一治療方案急救,在黃金一小時內安裝固定支架、填塞紗布至盆腔等止血保命。該院團隊指,以往盆骨骨折死亡率達六成,三合一方案下死亡率降至一成多。   3D電腦導航微創手術令失血量及併發症減少 伊利沙伯醫院2015年引入3D電腦導航微創手術,取代開放式手術,失血量及併發症均減少。伊院矯形及創傷科顧問醫生李建邦說,傳統的治療會使用體外支架固定盆骨直至癒合,需時數月至大半年,傷口亦有感染風險。另一方法是開放式手術植入鋼板,則會造成大範圍傷口、肌肉受損及大量失血。現時的3D電腦導航微創手術,系統在掃描影像上實時顯示螺絲植入盆骨的位置,幫助醫生在毋須直接看到骨骼下完成手術,傷口可縮小至僅夠螺絲通過。 李說在2007至2016年接受開放式手術的58個傷者,平均失血970毫升,其中5人出現傷口發炎、骨折移位等嚴重併發症。而2015年至2017年接受微創手術的83個傷者,平均失血僅139毫升;平均住院時間減三分一至約1個月,亦沒有出現嚴重併發症。…

Read More
by benwong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Recent Posts

  • 【及早就醫】女生大腸過長致常年受便秘所困,嘗試長達17日無排便,如廁要1至2小時。 Jan 27, 2021
  • 【應急方法】感到肚子疼痛時怎麼辦?5個方法讓你舒緩胃部不適。 Jan 27, 2021
  • 【流淚好處】澳洲研究:流淚有助調節心率和血壓,幫助舒緩及調節身體。 Jan 27, 2021
  • 【補充元氣】瑞典大學研究稱日睡不足5小時,死亡率升5成,假日補眠是否可行? Jan 27, 2021
© Copyright 2021 Wemedtech Limited

Login

SING UP STAY TUNED!

Be

…
Facebook Google Twitter
or use your login data
Don't have an account? Click here toSign up
Remember me
Log in